首页  |  新闻  |  天气  |  联系我们  |  管理登陆 
逸飞和逸翔 家庭百事 科技纵横 家庭影集 网络文摘 音乐&艺术 友情链结
网络文摘
孩子教育
北美生活
城南旧事
中国情节
人生哲学
周游列国
其它
心灵鸡汤
小说
幽默与笑话
散文
诗歌
绘画
风水
易经
儒.佛.道
宗教
Music
 
Send to printer
路 易
屈指算来,来美已近一年。趁着还没麻木,赶紧把对这国家的感想梳理一遍——用我一大陆华人的眼光。

  不想再重复什么街上行人稀少,屋外鸟语花香之类的老生常谈。我想讲点别的。

  政府不管我。我初来乍到,在朋友家一住就是半年,也没见政府来查户口。他们怎么知道我有身份没身份?是不是坏人啊?虽然我有正当身份,不用揪心半夜谁谁敲门查铺,但一下没人管了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贱民心态”?

  这地方不怎么歧视外人。这一点最让我震惊。出国前,常在各种渠道得知美国的黑人及其他有色人等备受歧视以及由此演绎出一系列的故事和传奇。但不知是我来晚了还是什么原因,我没看到,也基本没有感受到。与此相反,我惊讶地发现白人对老黑非但没有呵斥、没有动粗,而是礼貌有加。在我看来,有时甚至还可以用过份两个字来形容。兴许他们是装出来的,所谓“冷漠的礼貌”,但也聊胜于无罢。不由惭愧地回想起国内,那里的歧视相比之下似乎更多一点:虽然没有了种族的界限,但有钱的歧视没钱的,城市的歧视农村的,省城的歧视小Town的,京城的歧视外省的。众所周知,北京和上海人的歧视是有名的,可以媲美十七世纪的巴黎。有道是“出了北京就是地方,离开上海就是乡下”。好像广州现在也不输他人了,“没带暂住证?跟我到收容所走一趟!”

  老美太爱微笑,甚至对陌生人。好像只要目光相对,双方总会微笑一下。这习惯我喜欢。生活么,何必总是板着脸孔?如果大家每天都互相笑笑,一定会长寿。但我明白:回中国的那几天我还得铁青着脸。因为如果在街上不小心对谁笑了,他一定会吃惊地闪开。如果不巧对方又是一姑娘,我就更惨了——很可能会招来警察。

  没车真的不行。以前头脑中早有了“美国是生活在车轮上的国家”的思想准备,但临了还是意外:这地方没汽车看来是真的不行。商店们都稀拉地老远,买把小白菜都得出车。公交巴士少得可怜,路线似乎又常常跟人作对,想去的地方它都不走。骑自行车的好像都是运动员,计程车也许要在街边立定一天才能招到。

  中餐馆到了泛滥的地步。本来出国前就想好了:如果中餐馆实在太远就从此改吃西餐。没曾想它们比比皆是,其触角伸及全美知名及不知名的各地。曾经过西部一小镇,人口就五六百,竟看到中餐馆足足七家!不是Mandarin就是Beijing什么的。真不知国人为何对烹饪如此独钟?以致于上自电脑博士下到小瘪三都义无反顾一头扎进厨房洗碗弄劐?可怜我那吃西餐的计划只好无限期推迟。

  衣着和手机都不Fashion。这在国内,可是人人重视的装备!衣着无需赘述,这里想重点谈谈后者。手机在中国是新鲜事物,普及起来也就是最近两三年的事,但其型号花样翻新、功能匪夷所思,代谢速度惊人。近年更有国产厂商打破垄断,共襄盛举。大家都以拥有最新款手机为荣。反观美国,很多人还在使用老旧型号,甚至还有用Pager的老土。需知在中国,城里的传呼台倒闭了一家又一家,现在只好进军农村市场了。

  最后说说住。这或许是“美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第一次看到新房建筑工地的那天,我的下巴真的掉下来了。没想到每幢漂亮的大House都是木板搭成的,而且大多还是不值一哂的杂木!这不就是国内常说的“豆腐渣工程”吗?难怪美国的房子经不起龙卷风了。看来,比起中国的钢筋水泥丛林,我还是更愿意住在那里面。
back to top